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初到宁州 (第1/2页)
话说,韩首诚和唐茹华的“和平”在韩清瑶出生的第二年就被打破了,因为韩首诚新纳了一房小妾。这小妾名唤卢 莲儿,大家叫她卢姨娘,这女人虽然没有什么倾国之貌,也不会耍心机手段,偏偏就是性子极柔。 韩首诚虽然因她出身低微有些介怀,却也喜欢她这似水的性子对她宠爱备至。偏偏唐茹华就容不得这个卢氏,平日 里对她百般刁难不说,还在她怀孕之时以不侍正妻为名重罚了卢氏。卢氏因这次的重罚差点小产,好在终于平安生 下一名女婴,韩首诚心疼卢氏,于是为女儿取名韩君悦。 韩君悦生下来就体弱多病,韩首诚便常携卢氏四处寻医求药,一年中有大半年不在府中,府中一应事务全部交给韩 文昭管理。就连之前为他生下庶长女韩萍儿的通房刘春桃病逝他都没有回来。 唐茹华性子刚烈,被丈夫如此对待自然免不得一番哭闹,可是韩首诚根本不理会她,最后更是直接带着小妾母女又 一次出去寻药了。唐茹华气愤难平,抱着三岁的韩清瑶就回了宁州唐家,奇怪的是她却在这次归宁之行中得了癫狂 之症,在唐家只待了半个月便急匆匆的回到了韩家。 从此之后,唐茹华平时与常人无异,却时不时就会发病,发病时便如疯子一般见人就打六亲不认。请了很多精通祝 由术(用符咒治病的医术)的大夫来看也没能看好。 而抚养韩清瑶的责任就自然而然的落在了当时只有十四岁的韩文昭身上。这些年里,韩文昭即是长兄又如父亲,一 手将韩清瑶带大,对她可谓是要星星不给月亮,即便后来娶了妻也是对自家妹子宠爱如初,想必也正是他如此娇惯 才养成了韩清瑶这不学无术且不知天高地厚的性子。 “瑶瑶,门边风大,进来些!哥哥给你读话本听好不好?”韩文昭笑呵呵的哄着自己的妹妹。 “不想听话本!”韩清瑶心情低沉,什么都不想听。 “那哥哥给你吹个曲子吧!你昨晚都没睡好,正好现在小憩一下。”韩文昭说着不知从哪里拿出一个陶埙,笑着拍 了拍他身侧,示意韩清瑶过去。 虽然这是他们兄妹的常做的事,但是如今的韩清瑶已经不是曾经那个韩清瑶了,对于这件事总是有点不能适应。 她好半晌才磨磨蹭蹭的到了韩文昭身边,勉强着自己按照记忆里韩清瑶的样子枕在了韩文昭的腿上。 韩文昭以为妹妹闹脾气,笑着叹了口气,随后将埙放到嘴边,一首悠扬的《追梦》便在车厢里回荡了起来。 虽然这韩清瑶是个不学无术的,但是韩文昭却是个不折不扣的青年才俊,不单是当今“圣师”卓艺老先生的得意门 徒,更是名满大渝的“四大公子”之一,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其才学品行无不一为人称赞。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他 自幼体弱,还患有哮喘,所以自然习不得武。这也就成了他只能是四大公子末尾一位的原因。 随着优美的曲调,韩清瑶的眼皮也开始越来越沉,嫂嫂陆红凝轻手轻脚的将一条薄毯盖在了她的身上,笑盈盈的和 自己的夫君对望一眼,拿了绣到一半的锦帕安静的绣了起来。 一种前所未有的温馨宁静在韩清瑶心底蔓延开来,让孤独漂泊了多年的游魂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觉。 其实,做个“废物”也不错。韩清瑶心里想着,终于眼睛一闭,沉沉的睡着了。 三人在马车上晃荡了整整三天,才到了目的地宁州。 宁州,大渝边城,取安宁之意。是大渝到域东的重要交通要道,同寒川一样,都是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边城 自然就有边城的特色,来往的军队,恐慌的百姓,捞块钱的奸商。域东盛产木材和皮草,整个国家的人多以捕猎、 伐木为生,几乎没人务农。而大渝正好相反,鱼米之乡,农业大国,皮草在大渝却是不可多得的奢侈品。于是,一 群要钱不要命的亡命之徒开始在宁州做起了黑市买卖,十几年下来,黑市越做越大,渐渐地这里成了两国默许的私 人通商之地。钱财通了,自然其他的产业就开始围绕着兴盛起来,慢慢的,宁州成为了大渝数一数二的边境大城。 “哥哥,嫂嫂!你们看这个好看!”韩清瑶像一只被放出鸟笼的小鸟一般,在每个摊位前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不是她没见过世面,而是她实在做了太多年的鬼,终年徘徊在空无一人的宫殿之中,对于街市早已经没什么概念 了。加之她本就是个活泼好动的个性,如今在宠爱自己的兄嫂面前也不想装高深,索性就放开了玩,看着她这开心 的模样,倒是让担心她多日的兄嫂安心了很多。 就在韩清瑶正对着一个捏面人的师傅大眼瞪小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