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_第二章担当是检验干部是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担当是检验干部是否 (第2/4页)

经济社会转型的新时期,能否抓住发展机遇,跟进变革形势,决定了我们能否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把握时势,要克难奋进,逆势自强。在困厄和艰难中担当,一定要能在逆势中寻找希望,发现、创造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转化的时机与条件。

    把握时势,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乘势借力历来是事业成功的重要法门。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难关头,不屈不挠的中华儿女共赴国难,逆势自强,积小胜为大胜,以时间换空间,终于在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中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不懂得逆势自强,就会屈服于困难和压力,丧失担当的勇气和决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此,一个人亦如此。

    ★担当不是逃避而是直面

    “逆境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但逆境变成财富是有条件的。战胜苦难,逆境才会成为值得骄傲的人生财富,甚至被世人誉为人生传奇,否则苦难永远是人生的痛苦和屈辱。在逆境中担当,一定要有自强不息的品格。承受逆境,关键在把心放在高处。精神不倒,人才不会倒。韩国前总统金大中的三个儿子,虽然早年随父软禁、流亡,但他们在逆境中崛起,大儿子成为韩国青年基金会主席,二儿子做了亚太和平财团副董事长,三儿子考入英国依阿华大学,成为社会学博士。然而金大中当选总统后,他们淡忘了曾经的苦难,在骄奢享乐中沦为阶下囚。他们曾经在逆境中敢于担当,但终究还是不懂得如何让逆境成为财富。自强不息,要增智增力。能力匮乏是担当的大敌,它往往导致有担当之心而无担当之力。因为能力匮乏,遇事手足无措、捉襟见肘者有之;因为能力匮乏,蛮干胡来、遗患无穷者有之。

    寂寞如茧中之蛹。蛹在茧中是寂寞的,但又是羽化前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很多时候,没有寂寞的守望,也就没有成功的雀跃。能否耐住寂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有所担当。有一个“蘑菇定律”:刚入道之人的处境很像蘑菇,被置于阴暗的角落(如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如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如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蘑菇”是寂寞的,但这种寂寞往往是客观存在、无可奈何且又必须忍耐的。担当到了一定程度,境况也就会发生变化。在寂寞中自怨自艾、自暴自弃毫无意义。

    担当不仅是一种无私无畏的勇气,还必须具有自强不息的意志。越是宏伟的目标,前进的道路可能越不平坦。我们既要有必胜的信念,扭住目标不放松,一往无前不停步,同时也要做好面临各种反复的准备。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的关系,突破部门和地方利益,顾全大局,敢于作出必要的牺牲。

    ★担当源于舍我其谁的气魄

    克里姆林宫的一位清洁工曾说过:“我的工作同叶利钦差不多,叶利钦是在收拾俄罗斯,我是在收拾克里姆林宫。每个人都该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这就是角色意识。这种意识越强烈,就越能担当。备受美国人推崇的传奇人物罗文,之所以能够克服重重困难,把美国总统的信送达加西亚将军,正是作为“信使”的强烈角色意识使然。

    美国曾有人对在平凡岗位上作出杰出成绩的100名优秀人才做过一项问卷调查,在被问及何以能在极其普通的岗位上取得辉煌业绩时,几乎所有被调查对象都给出了一个类似的答案:“因为我在那个位置上,那里有我应尽的职责。”这句朴素而耐人寻味的话深刻地反映了一个人的角色担当。“因为我在那个位置上”,所以我们应当满怀“在其位、谋其政、成其事”的工作激情,积极地承担起自身角色应尽的责任。舍我其谁,就是敢于竞争,有强烈的出位意识。勇于担当的人,总是能从平行的队列中走到前排,不甘平庸,引领前行;敢于担当的人,常常能在万马齐喑中登高一呼,以致响者云集。

    曾经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女孩,从小就被父亲严格要求,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力争一流,“即使坐公共汽车,也要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