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_第一章担当就是扛起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担当就是扛起来 (第2/3页)

白,自己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也在人民,“人民”是其最核心的价值。历史证明,没有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共产党人不可能有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不止的担当精神,也就不可能在茫茫的黑夜中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创造出全新的历史篇章。

    ★担当就要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古人说:“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对于我们各级党员干部来说,担当是职责所系、使命所在。一旦走上领导工作岗位,不管职务高低,都要肩挑更重的担子、背负更多的责任,所作所为都要对得起组织的重托、岗位的职责、群众的期盼、自己的良心。现实的生活中,有的怕得罪人,做老好人,不愿担当;有的胆小畏难,遇事避难,缩手缩脚,不敢担当;有的即将“到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肯担当。凡此种种,都与我们倡导的担当精神格格不入。

    领导就是责任,领导就要担当。领导岗位不是一般的工作岗位,而是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做领导干部理所当然意味着责任和付出,意味着奉献和牺牲。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没有担当,何谈领导,何以率下?现在,我们的干部队伍总的是好的,大多数领导干部能够做到日常工作敢负责、关键时刻敢担当。同时也要看到,有不少干部存在不愿担当、不敢担当的问题。有的在其位不谋其政,推诿扯皮、敷衍塞责,遇到矛盾问题绕道走;有的怕得罪人,信奉多栽花、少栽刺的庸俗哲学,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有的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平平安安占位子,庸庸碌碌混日子。如何强化担当精神,已成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紧迫课题。无论是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还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都需要培养一大批敢作为、敢担当、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的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当代党员干部必须有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襟,大力弘扬敢于担当的作风,锻造敢于担当的品格。

    ★担当的本质要求是坚持原则

    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内涵和要求是多方面的,重要的是坚持原则、认真负责。正如***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是对担当精神的科学阐释,指明了在什么情况下要敢于担当,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该认真领会、自觉践行。

    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尽多大的责任才会有多大的成就。担当精神体现着领导干部的党性和觉悟,体现着领导干部的胸襟和勇气,也决定着领导干部职责的履行、作用的发挥、贡献的大小。对领导干部来说,责任无处不在,担当义不容辞。党把我们放在重要的领导岗位上,就必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遇到事情就要担责、负责,出了问题还要追责、问责。对职责范围的工作不认真负责,就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就没有资格做领导工作。

    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始终是共产党人的鲜明特征和优秀品质。面对各种歪风邪气,是做挡风驱邪的泰山石,还是做八面玲珑的老好人,对每个党员干部都是现实的考验。对庸懒散奢现象,对工作不思进取、推诿扯皮,要敢抓善管、严厉整治;对纪律观念淡薄、作风松懈涣散,要定铁规、出重拳;对生活糜烂、骄奢淫逸,要敢于动真格、实行零容忍;对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包括各种社会丑恶现象,要不留情面、坚决依法打击。要始终相信,邪气压不过正气,罪恶见不得阳光。只要每个党员干部都发扬认真精神,敢于较真、敢抓敢管,就会使歪风邪气没有市场,就一定能够实现风清气正。

    ★勇于担当是新时代好干部的标准

    党的***以来,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夙夜为公、励精图治,以作风建设开局起步,以中国梦凝聚力量,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拓了治国理政的新境界。特别是***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